
从浓浓的老米酒文化到赵咨《以孝感盗》的孝善传承,每一部都是文化的浸润和传承。
从《长江边的婚礼》到《大别山上七枝花》每一部都是红色革命精神的赓续,每一幕都是心灵的触动! 四部倾力打造的文化小剧聘请国家级专业编导围绕红色文化、孝善文化、非遗文化精心创作编排,市东路花鼓戏剧院专业演员倾情上演。

《米酒情缘》讲述了返乡创业青年商诚与优秀电商代表占燕,在共同宣发麻城非遗美食老米酒的过程中,因酒结缘的故事。在这个繁华的世界里,非遗美食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人们心中难以忘却的味道,你在欣赏精彩演出的同时,也能感受人间烟火的美好。
东汉末年,在朝中为官的赵咨,为照顾病重在家的母亲,辞官回乡在家侍奉。一天夜晚,一伙盗匪来到赵咨所居之乡进行抢盗,而赵咨以孝心感动盗匪,制止了抢盗行为,盗匪未抢村子一分一毫,随后赵咨的事迹得到汉灵帝赞赏,其家乡被汉灵帝赐名为“孝感乡”。该剧不仅与麻城孝感乡的历史紧密相连,还体现了麻城孝善文化精神的传承。1949年5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在湖北黄冈团风至武穴段,发起渡江战役。《长江边的婚礼》取材于这一历史背景下的团风,战前,江边村落的一户人家。故事不复杂,人物很简单。没有慷慨激昂,摒弃说教,力求生动。以人情细微处,体现人民军队与人民的关系。


《大别山上七枝花》以麻城市顺河镇西张店七名女子为原型,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路花鼓戏为表现形式,讲述了长征前夕黄麻起义后,鄂豫皖苏区成立,七位大别山年轻女子送郎当红军,从此天各一方,杳无音讯,她们以对革命的忠贞,无惧白色恐怖、血雨腥风,积极拥军支前,苦盼苦等二十载,终于等来了新中国的成立,盼回了他们英雄丈夫的动人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