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观长寿湖,水光潋滟、碧波浩渺,与天空融为一体,尽显大自然的壮美;近看则树木葱茏,绿道环绕,宛如一幅精致的山水画卷。谁能想到,曾经默默无闻的山间绿水,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不仅吸引了大量本地游客,还有许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带动附近餐饮产业蓬勃发展。
妇女参与显身手 乡村治理激活力
新屋垸村积极探索创新村级治理,在省妇联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充分发挥妇女在村级事务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探索推行妇女小组长制度,为妇女参与村级公共事务搭建了广阔平台,激发了她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形成了乡村治理的强大合力,共同建设和谐、洁美、健康、成长、富足的美好家园。
新屋垸村建立完善妇女议事会制度,由村妇联主席担任会长,村委委员担任副会长,并选举10名妇女为议事会成员,规范了议事流程。同时,在每个塆组选配一名妇女小组长参与村级议事,让妇女真正成为乡村治理的主力军。此外,还充分发挥村巾帼志愿服务队的作用,广泛招募村女能人、女带头人加入志愿者行列,开展美化村庄环境、调解矛盾纠纷、关爱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并不断探索务实管用的巾帼志愿服务管理办法和激励机制。
众人齐心建家园 和美乡村焕新颜
在村级建设方面,广泛发动村民、匠人、志愿者和返乡能人筹资筹劳、动手动脑,共建农耕文化馆、农旅体验园、活动广场等。将古树、祠堂、旧宅等“老手艺”“老物件”“老房子”巧妙改造成为小景观、研学基地、旅游民宿等,把河背湾建设为研学旅行和民宿运营一体化的和美乡村示范点。
新屋垸村村民李汉桥作为绿佳茶叶合作社的成员,在家门口摆摊卖茶,既不耽误农活,又能增加额外收入,他喜不自胜地说:“我家就在附近,茶叶都是自己采自己做的,有客我就过来摆摊,也不耽误工夫。有需要更高档的,我就推荐他找合作社买。”这种创新的乡村建设模式,不仅保留了乡村的历史文化记忆,还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茶美引领产业兴 联建共富惠民生
以供应链思维发展产业,围绕“茶美”二字精准破题。聚力“茶旅小镇”目标,依托“镇级平台+强村公司+农户”的模式组建新屋垸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探索联建共富、入股分红、土地流转、能人带动、农文旅融合等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
在河背湾、鲍家里、王家冲湾组新建“鄂茶一号”良种育苗基地100余亩,为龟山镇茶叶种植供应优质茶苗800万株,带动周边群众120余人就业,户均增收2000元。同时聚焦“茶+旅游+康养”,把茶的养生元素与长寿湖有机结合,建设集观光、旅游、休闲、健身、康养、民宿于一体的长寿湖茶文旅主题公园,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让游客在品茶赏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身心的放松与愉悦。
水美助力建公园 便民服务暖心间
以流域治理理念建设宜游公园,围绕“水美”二字成功破圈。聚焦长寿湖水安全、水环境安全以及水资源利用,大力实施水质提升行动、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水平。
按照“城乡融合、协调联动”的要求,建成五大功能区和众多综合性公共活动区域,拓展周边公共服务功能,进一步补齐功能短板、彰显文化特色、提高治理水平,把长寿湖公园建成集政务、商务、服务于一体的15分钟便民服务圈。来自武汉的垂钓爱好者罗中祥开心地说:“以前也来这里钓鱼,要么是早上来晚上走,要么是搭帐篷。现在只需要打个电话,对面酒店给我房间留好,想钓到几点就钓到几点。”
“微风细雨一壶春,慢煮光阴长寿湖。” 长寿湖公园以水润茶、以茶兴文、以文融旅、以旅促游、以游兴业、以业乐居,带来了旺盛的人气,激活了乡村的经济,成为龟山镇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和亮丽名片。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