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人民医院发挥医共体总医院平台优势,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镇村,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三伏天即将来临,“冬病夏治”患者逐渐多了起来。记者在三河口镇卫生院中医科看到,许多群众来这里拔火罐、针灸,进行中医调理。自设立鲍克申名医工作室以来,周边许多群众慕名来这里做中医理疗。
“颈椎、肩椎一直痛,鲍教授来了之后好了很多。”村民方爱花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方爱花口中的鲍教授是市人民医院康复科专家鲍克申,过去这样的专项理疗需要去市里才能做,如今,随着名医工作室的设立,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同时,市人民医院指派专家定期到卫生院坐诊,传授中医前沿理念和先进技术,培养本土医疗骨干团队。
“我们主要是跟着鲍教授学习针灸、推拿等技术。鲍教授培养了一批中医学徒,在诊治过程中,他把理念、技术以及健康指导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让我们很受益,也让乡镇的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三河口镇卫生院康复科医生张心宇如是说。
资源沉下去,技术提起来。扎根基层的专业医疗队伍不断壮大,基层群众的就医获得感不断提升。
中医治疗有名医,手术治疗有团队。南湖街道卫生院借助医共体总医院资源优势,独立开展骨科等临床手术。市人民医院组建手术团队,定期到卫生院参与手术治疗。
市人民医院骨科一病区副主任、南湖分院医疗队队长余辉告诉记者,南湖街道卫生院的麻醉和手术医生都在市人民医院进修过,他们学成归来后可以单独操作。在碰到一些高难度手术或者麻醉风险较高病人的时候,市人民医院会派驻外科医生、麻醉医生进行帮扶。
医疗资源下沉,不仅让基层卫生院医疗服务水平提升,更让群众看病更方便。阎家河镇古城村卫生室与市人民医院通过建立“心电一张网”,群众心电检测结果及时上传给市人民医院远程诊疗中心,专家根据结果及时回传诊断意见。
古城村村民郑胜利感慨不已:“现在真是方便,避免我们老百姓来回往城里跑。村里的老小来这里非常方便。”

医共体总医院(麻城市人民医院)创新服务模式,通过人员、技术、服务、管理“四下沉”,逐渐构建上下联动、资源共享、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体系,老区群众看病难的问题迎刃而解。(罗晓光、喻伊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