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红色讲解员佘 成
大家好!我是麻城市红色讲解员佘成,今天我为大家讲述李硕勋的故事。
1931年9月初,一个漆黑的夜晚,海南省琼山县府城监狱内,遍体鳞伤的李硕勋,用他那浮肿的手,艰难地拿起笔,给妻子赵君陶写下了这封遗书。
“陶:余在琼已直认不讳,日内恐即将判决,余亦即将与你们长别。余在前方,你在后方,日死若干人,余亦其中之一耳。死后勿为我过悲,惟望善育吾儿。你宜设法送之返家中,你亦努力谋自立为要。死后尸总会收的,绝不许来,千嘱万嘱。勋 九月四日。”
这封绝笔既是遗书也是家信!字里行间,情真意切,没有丝毫对死亡的恐惧,有的是对妻子、儿子浓浓的亲情和牵挂,以及革命者向死而生、衷心不改的坚定信念!
李硕勋又名李陶,祖籍湖北麻城,1903年出生于四川省高县,是国务院前总理李鹏的父亲。李硕勋早年参加革命,18岁时接受了革命思想的熏陶,成为四川青年团创始人之一,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先后参加了北伐、东征、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参与领导军事武装斗争的革命先驱之一。
1931年,海南琼崖特委多次遭到破坏,李硕勋奉党中央命令,前往海南岛琼崖开展革命工作。在码头,赵君陶怀抱未满3岁的儿子李鹏送行。丈夫此去异常凶险,赵君陶百感交集,临别之际,她用手理了理丈夫的衣领,哽咽着叮咛道:“沿途要格外小心,到海南后要迅速来信告知你的地址和去向……”李硕勋抱着儿子亲了又亲,依依惜别。孰料这一别,竟成永诀!刚抵达海口的李硕勋因叛徒出卖而被捕,敌人为了从他身上获取共产党的机密,用削尖的竹筷深扎十指,火红的烙铁滚烫加身,绑在椅子上用电流刺激,两条腿骨被活活打断。李硕勋烈士毫不屈服,把深入骨髓的痛苦化作为革命事业不懈奋斗的担当,怒斥敌人:“我李硕勋是共产党员,宁可牺牲我的生命,也绝不背叛我的信仰!”铁骨铮铮,忠贞不屈,拒不泄露党的半点机密。
狱中的同志们看到李硕勋被敌人折磨得不成人形,难过得流下了眼泪,而他则咬紧牙关颤抖着说:“革命要胜利,就是死也是值得的。请转告党组织,我顶得住。”
1931年9月5日凌晨,敌人用箩筐把无法行走的李硕勋抬到了海口东校场。在赴刑的路上,李硕勋顽强地昂起头颅,高喊:“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随后英勇就义,年仅28岁。
壮志未酬身先死,英雄精神贯长虹!李硕勋用他短暂的一生,对“革命”二字作了最好的诠释,将不屈的革命意志,不朽的革命精神,播撒在祖国大地上,谱写着一曲对党忠诚、不懈斗争的英雄赞歌。他对理想和信仰的坚持,如一束光永远指引着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