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教育新视线】擦亮麻城教育品牌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十九)

08-09 09:31  
图片

教育,是国之大计,更是万家灯火。【麻城教育新视线】愿以笔为媒,记录奋进者的足迹,传递探索者的声音,让每一份教育理想都能被看见,让每一簇育人之火都能照亮更多角落。在这里,读懂政策;在这里,看见成长;在这里,找到答案。欢迎投稿,期待您的参与。【麻城教育新视线】与您共育未来。

图片


“趴”到“躺” 孩子们学习午休可自由切换


在麻城市第十七小学的教室里,正静静等待着同学们归来的,是一批特殊的“新伙伴”。看似普通的课桌椅,里面其实大有乾坤。


图片


在得知学校安装新奇的“躺睡椅”后,不少十七小的学生按捺不住好奇心,趁着暑假特地约好返校一探究竟。学生们熟练地调整课桌面板、放倒椅背,一张可以躺睡的“小床”便出现了。


以前是双手趴在桌子上面,醒来的时候手特别麻,然后脖子也非常不舒服。现在非常方便,而且躺下去的时候非常舒服,可以让我们下午学习的时候更有劲。第十七小学学生王晰瑶告诉记者。


黄冈市教育局出台《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推行中小学生午休“趴睡”变“躺睡”试点工作方案》后,麻城市教育局迅速行动,确定麻城市第十七小学、麻城市第十七小学阎家河白塔小学、第二初级中学歧亭校区、麻城一中4所学校为首批试点学校。目前,这4所学校的躺式折叠课桌椅以及宿舍床铺基本配齐,并于今年秋季学期试点使用,后期将结合试点经验及麻城本地实际情况,分区域分阶段逐步进行推广。


麻城市第十七小学校长张春光介绍,该校是麻城市首个试点配备午休专用课桌椅的学校,目前已全面启用折叠式躺睡椅。这种新型课桌椅能便捷切换学习与午休模式,让孩子们告别趴着午休的不适。


“趴”到“躺”,一字之差的背后是教育温度的跨越。这批符合人体工学的躺睡椅,不仅承载着孩子们健康午休的期待,更丈量着一座城市的教育温度。(丁龙 汪欣悦)

麻城:“小小图书管理员”在书香中成长


暑假期间,麻城市图书馆里来了一批“小小图书管理员”。他们身着红马甲,穿梭于书架间,扶正书籍、归位绘本,在服务中学会担当,在书香中汲取力量。这个暑假,他们因这堂特殊的“实践课”变得格外充实而有意义。


图片


“以前来图书馆只知道看书,现在才发现整理图书也是门学问。” 16岁的盛建平正将分类好的幼儿绘本摆上书架。


别看他们年纪轻,拿起抹布擦拭书架灰尘时一丝不苟,面对读者询问时也能大方应答,颇有“专业管理员”的模样。


图片


“每天最期待的就是来图书馆‘上班’!帮着登记借阅信息时,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书籍,给低年级的小朋友推荐课外书时,看着他们眼睛发亮的样子,特别有成就感。亲身体验后才明白,每本书的编号核对、借阅记录管理,都藏着细心与责任的分量。”今年刚高中毕业的李金是小小管理员里的“大姐姐”,她不仅承担着成人读物区的整理工作,还常常协助工作人员登记借阅信息。


“我们希望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了解图书管理的细节,不仅能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沟通能力,更能在与书籍‘深度对话’中爱上阅读。” 市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小小图书管理员”活动是为丰富少年儿童暑期生活特意策划的社会实践项目,面向618岁青少年儿童开放。自20186月启动以来,已连续举办8期,吸引了近百名青少年参与。毕静 彭兆杰


市第七小学“节气科普小课堂”生动有趣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标志着夏去秋来,但‘秋老虎’的余威仍在……”8月7日,正值立秋节气,市第七小学五年级的何慕珵化身“小小科普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介绍立秋节气的由来、物候特征和传统习俗。活动结合生活实例,讲解“啃秋”“贴秋膘”等民俗趣事,还分享立秋时节的农事活动和健康小贴士,号召大家顺应自然规律,注重季节养生。


图片


市第七小学负责人表示,“节气科普小课堂”是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互动讲解的方式,既能提升孩子们的文化自信,也能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丁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