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栏语: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是岁月长河中沉淀的瑰宝。文物背后,承载着麻城这片土地的深厚记忆与文化传承。文物以无声的姿态,诉说着麻城从春秋战国的兵家必争之地,到隋代正式设立县治后的漫长发展历程;展现着麻城在革命时期作为红色热土,孕育无数英雄儿女、点燃革命火种的光辉岁月。麻城市融媒体中心开辟【文物麻城】栏目,带你走进麻城文物的奇妙世界,领略麻城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


走近文物,了解历史。麻城博物馆珍藏了九件一级文物,其中七件都是革命文物。今天,我们一同走近其中一件国家一级文物——《湖北全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宣传大纲》,触摸那段激荡的大革命岁月。
在麻城博物馆的展厅内,一件泛黄的纸质文件静静陈列于玻璃展柜中。它长76.9厘米,宽27.4厘米,单页纸单面印刷,竖式直行的宋体字虽历经近百年岁月,仍清晰有力。这就是国家一级文物——《湖北全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宣传大纲》,一件承载着中国革命早期农民运动火种的重要历史见证。

这份《宣传大纲》正是此次大会的精神载体,全文共2700余字,不仅阐明了农民革命的意义、内容与方法,更以24条口号作为战斗号角,号召农民觉醒与反抗。
参会的麻城党组织负责人蔡济璜、刘象明将《宣传大纲》带回麻城,迅速组织学习与贯彻。至此,麻城农民运动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截至1927年春,麻城已成立13个区农协,农协会员达到12.4万人。这份大纲不仅是宣传工具,更是行动指南,推动麻城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支点。
该文件在民国时期由麻城县档案馆保存,1975年移交至县革命博物馆(今麻城博物馆),2004年经专家鉴定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其珍贵性不仅在于稀有性,更在于它完整记录了中国早期农民运动的指导思想与实践路径,是研究大革命时期农村革命的重要原始文献。
岁月的厚度不停增加,百年的红色记忆却不曾褪色。这件《宣传大纲》不仅是大革命时期湖北农民运动的直接见证,更凝结着共产党人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革命智慧,成为麻城红色历史中不可磨灭的丰碑,持续诉说着那段为理想而奋斗的峥嵘岁月。(毕静、林升、吴与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