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雨水充沛、天气凉爽,正是野生蘑菇生长的季节,一些有毒蘑菇便混迹其中,若误采误食,极易中毒,若救治不及时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市疾控中心科普介绍,毒蘑菇中毒症状各异,分为胃肠炎型、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横纹肌溶解型和光敏皮炎型。毒蘑菇中毒后,轻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及视力模糊、精神亢奋、错乱、幻觉等精神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溶血、肝脏和肾脏损害,甚至死亡。急性肝损害型和横纹肌溶解型是主要致死类型。预防野生蘑菇中毒的最好方法是做到“三不”原则:不采、不食、不信。不要采摘公园草坪、山区林地的野生菌;不要食用任何来源不明的野生菌;不要相信民间“土方法”鉴别野生菌。一旦怀疑蘑菇中毒,应立即大量饮用温开水并催吐(意识清醒者),并及时就医。最好携带未食用的野生菌或照片,以便医生确定种类并判断预后。(陈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