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饭碗”盛着“大民生”,“小食堂”装着“大幸福”。9月23日中午,宋埠镇李钊村“幸福食堂”饭香四溢、笑语盈盈,老人们围坐一堂,一边拉着家常、一边等着热乎饭菜上桌。据悉,李钊村现有75岁至80岁老人117人,80岁及以上老人83人。面对农村老人“吃饭难”问题,李钊村将“幸福食堂”建设作为重点民生实事扎实推进,探索出“支部引领+分类施策+资源整合”的可持续运营模式,真正让民生温度从舌尖流入心间。
支部引领,共建暖心食堂
“村里不少老人年纪大了,自己做饭力不从心、不想做,常常做一顿吃一天。”李钊村党务干部欧阳丽君说。为此,村“两委”干部深入塆组走访调研,摸清老年群体用餐需求,针对性建立起到村用餐、送餐上门两本台账。同时,宋埠镇党委还组织“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赶赴嘉鱼县四邑村实地考察,学习先进做法,为幸福食堂投入使用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多次召开党员大会、塆组会征求意见,最终确定改造党群服务中心,建成可容纳100余人就餐的幸福食堂。食堂运营过程中,根据老人营养需要,合理搭配定制菜谱,并定期调整更新,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就餐需求。
“在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村‘两委’积极发挥主体作用,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群众积极建言献策,参与感、责任感和获得感显著提升。”谈起“幸福食堂”建设,村党委书记徐德文说。
分类施策,传递暖心关怀
“幸福食堂”实行差异化补贴政策,根据服务对象年龄、经济状况等制定合理收费标准,在村集体经济的补贴下,采取高龄老人、困难群体少交,低龄老人、务农菜农正常交的运营模式保障日常运转。
饭点一到,不少老人会结伴而行,围着饭桌坐在一起,一边聊天分享生活中的趣事,一边品尝着美味可口的饭菜,其乐融融。不仅仅是堂食,“幸福食堂”还延伸出送餐上门服务,以“暖心到户”助老送餐志愿服务项目为纽带,组建“两委”班子牵头、在村党员群众参与的20人左右志愿者服务队伍,配备专用送餐电动车,以村部为中心,为辖区内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免费送餐上门服务,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热腾腾的饭菜,暖胃更暖心。
“多亏村里搞了这个食堂,我们才能每天只用花10元就能吃上这么好的饭菜!”村民徐长山幸福地说道。徐长山今年85岁,体弱多病,老伴儿李桂娥身体残疾,平时吃喝成了他最发愁的事,吃又吃不了多少,做一顿饭从烧火到洗碗忙活一大天,经常煮一顿吃一天。现在有了幸福食堂,他打心底感到开心。
资源整合,探索长效机制
“幸福食堂”不仅要办起来,还要能持续健康运营,让“幸福食堂”既开得起,又不亏本,更开得长久。李钊村党委多渠道筹措资金,形成“个人出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多元筹资机制,探索可持续化运营之路。
另外,李钊村还积极探索“助餐+服务”养老模式,以“幸福食堂”为切入点,为群众提供唠家常、看书籍、写书法的活动场所,同时不定期开展红色观影、健康监测、免费理发等活动,拓展老年人交际圈,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
李钊村“幸福食堂”自开办以来,得到了在家老年群体的充分认可,也得到外出游子的理解支持,广泛集聚了社会力量,群众主体的内生动力不断被激发,村风民风持续向上向好。
下一步,李钊村将继续把“幸福食堂”作为重点民生实事来抓,不断完善建设运营和监督管理制度,从一顿热乎饭入手,把“幸福食堂”建成暖民心、聚人心、解民忧的惠民工程。(罗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