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引得百花开 解锁麻城全域大文旅火爆出圈的流量密码

10-05 09:11  


“麻城菊花,福泽万家”。国庆中秋假期,麻城菊香人家景区10万盆、2399种来自世界各地的精品菊花次第开放,八方游客纷至沓来。2025钓鱼之城”中国鲈钓巅峰赛在麻城举行,吸引全国各地职业钓手及其团队逐钓竞技......预计今年“双节”期间,全市A级景区接待游客约3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1.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20%。如何能在“双节”激烈市场竞争之中备受消费者青睐,抢占一席之地,背后隐藏着麻城全域大文旅火爆出圈的流量密码。


近年来,麻城市立足好山好水好生态比较优势、“承接东西、贯通南北”区位优势,锚定“一区四地”目标定位,坚持“依托大别山、辐射都市圈”战略,对内整合、对外开放,全域大文旅聚势成链、精彩出圈。


图片


坚持龙头引领,加速资源优势转化。“既要一轮明月,也要满天繁星”。龟峰山景区作为鄂东首个、黄冈首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连续举办七届杜鹃文化旅游节,今年赏花旺季期间单日最高游客接待量突破2.8万人次,央媒16次聚焦麻城,全网曝光量超5亿次,是全国最火爆的赏花客流高峰景区之一。为充分发挥龟峰山5A级景区品牌效应,我市出台《麻城市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奖励办法》,重点实施“1+3+3”重点任务,以龙头引领带动全市13A级景区协同发展,努力把“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打造成为大别山区域公共品牌。


图片


深化文旅融合,突出特色文化赋能。立足“红色+生态+地质+文化”,坚持“文旅+”“+文旅”,推出10余条精品线路,打造“红色研学+寻根祭祖+体育赛事+乡村观光+地质科研”多元产品矩阵。聚焦红色游,以大别山精神为引领,以多彩旅游路为纽带,联动红安、新县、金寨等周边县市,共建大别山红色文旅圈。聚焦寻根游,以“川渝之根·老家麻城”移民文化为内核,精心设计川渝宗亲寻根线路,举办寻根祭祖大典,川渝方向游客同比增长91.3%。聚焦赛事游,成功举办全国首届女钓手路亚挑战赛、2025“钓鱼之城”中国鲈钓巅峰赛等全国性体育赛事,被中国休闲垂钓协会授予“钓鱼之城”荣誉称号。聚焦乡村游,依托21个中国传统村落,布局民宿、农家乐600余家,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聚焦地质游,建成全国惟一的村级科普教育基地,持续擦亮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金字招牌”,带动科普研学30.6万人次。


强化项目为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聚焦项目建设年,抢抓“十五五”规划编制契机,谋划重点文旅项目88个、总投资530.69亿元,全力争取纳入国家和全省文旅项目库。树牢“五换”招商理念,举办重庆、上海、南京全域大文旅推介会,吸引300余家旅行社和媒体参加,促成新签约项目13个、协议总投资46.8亿元,重点在谈项目11个、计划总投资58.3亿元,为旅游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抓手,持续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见效。19月,全市在库文旅项目16个、总投资10.76亿元,钓鱼之城、五脑山康养、龟峰山茶旅融合、东垸研学等重点项目扎实推进,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5亿元,形成“谋划一批、开工一批、建成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发展格局。


图片


紧扣市场需求,创新文旅消费场景。坚持立足需求、创新供给,以“东坡三宝”为引领,开设“遇见麻城”文创店38家,开发文创产品160余款,推出《大别山上七枝花》《红军干娘》《我的船长老师》等系列精品文化小剧,打造“麻城味道”特色美食店65家,带给广大游客沉浸式、多元化游览体验。今年19月,累计接待游客13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1%20.6%,增速位居黄冈前列,其中“三大目标市场”输送游客占比达85%,长三角客源占比从35%提升至53.6%。据悉,10-12月,麻城还将全面启动“金秋麻城,好看好玩”为主题的97场秋冬文旅促销费活动,预计带动综合消费39亿元。(吴子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