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大视野】财政资金“活水”润乡村 胡家松林村塘堰旧貌换新颜

10-12 09:27  

反映社情民意,推动民生改善为深入关注百姓生活、反映社会民生,市融媒体中心特开辟【民生大视野】栏目,通过节目访谈、专题报道、网络直播等形式深入调查和采访,聚焦民众关切,从民之诉求出发,倾听民声、传递民情、纾解民忧,敬请关注!


财政资金“活水”润乡村 胡家松林村塘堰旧貌换新颜


金秋十月,走进白果镇胡家松林村15组破楼子塆,新整修的门口塘碧波荡漾,几位村民正忙着清洗农具。据了解,以前这塘淤得杂草丛生,长满青苔,水质污染,里面的水根本没法用,每到春耕时节,村民们只能“望塘兴叹”,塘堰问题成了胡家松林村村民的一块“心病”。


图片

改造前


白果镇财政所通过民生需求大走访了解到这一难题后,迅速启动民生实事项目评审。2万元补助资金很快拨付到位用于15组破楼子塆门口塘的清淤整修工程。该项目聚焦塘堰淤积、灌溉功能弱化等问题,通过财政资金精准投放,撬动村级自主投入,实现了“小资金”撬动“大民生”的实效。


施工期间,财政所干部三天两头往工地跑。通过改造,4210方黑臭淤泥被彻底清除,塘底重现硬质土层;113米护岸全部采用30公分厚青石错缝垒砌提升稳定性与安全性;54米老旧陶管更换为PVC双壁波纹管,排水效率大幅提升。


图片

改造中


如今的老塘已变身多功能民生枢纽:满足周边150亩稻田灌溉提高农田生产能力塘堰污水变清,水系通畅,塘边环境改善;塆里计划在岸边种植绿植,打造水清岸绿景观,依托塘堰建设农耕文化小广场


图片

 改造后


财政所联合村委会建立塘长制,设立公示牌明确管护责任,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做到“三宜三不宜”:宜污水处理后排放,不宜直排入堰;宜人放天养,不宜投肥投饵;宜定期清淤,不宜堰内填埋。定期巡查,形成“人人都是受益者、个个都是管护员”的良好局面。


夕阳下,新塘水面泛起粼粼波光,倒映着村民的笑脸。下一步,财政所将总结塘堰整治经验,在全镇推广小微民生项目快响机制,让每一分民生资金都滴灌到群众心坎上。(刘贤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