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麻城市委、市政府着眼“建功支点、建成中心”战略需求,深入推进人才强市建设,借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攻坚突破“人才留住难”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坚持感情留人破解情感沟通不深入的问题
加强教育引领。针对市职教集团学生,加强麻城市情教育和就业观念指导,组织青年学生参观考察麻城产业园区、历史文化景点,引导青年学生深入了解麻城、真心热爱麻城。做实校企合作,选择立讯精密等优质企业作为合作对象,引导青年学生就近实习实训,推动实现就近就业。今年7月,选送668名青年学生赴立讯精密实习。密切加强与离校毕业生的联系,依托校友会等平台,宣传麻城就业创业政策,推介适宜单位、适配岗位,累计引导近千名麻城籍技能人才回乡就业创业。
畅通沟通渠道。定期组织青年人才座谈会,依托各类平台,深入搜集各类人才需求和建议。建立人才需求“收集—交办—解决—反馈”机制,妥善解决各类人才合理诉求200余条。
开展联谊活动。利用五四、七夕等节假日,举办青年人才联谊活动,搭建情感交流平台。今年2月28日、4月28日,先后举办“青春有约·才聚麻城”“才聚花城·青春绽放”青年人才联谊活动,拓展青年人才“朋友圈”。指导婚恋机构规范开展业务,为各类人才提供相亲、婚介等业务。开辟人才婚姻登记“绿色通道”,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各地人才携手麻城、扎根麻城。
▲校企合作—职教集团春季实习
坚持政策留人破解政策落实不便捷的问题
建立“政策清单”。全面梳理组织、人社、教育、卫健、科经、住建、文旅等职能部门人才政策,建立《麻城市人才政策清单》,明确政策内容、适用对象、申办流程、责任单位。依托麻城住建、麻城招商、麻城文旅等微信公众号,大力宣传麻城市《人才公寓管理办法(2025版)》《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奖励办法》等有关政策,不断提高人才政策知晓度、落实率,兑现人才购房奖补285万元。
优化“政务服务”。深入市职教集团及其合作企业,宣传落实求职补助、技能鉴定、扩岗补助、稳岗补贴等系列政策,实现“政策找人”“政策找企”。2025年,组织职教集团应届毕业生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完成“七类人员”补贴463人,发放资金66.7万元。高效服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依托大别山创新创业中心、城发集团创新创业园等各类平台,落实“十免八补”等优惠政策,协调办理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扶持。目前在孵项目52个,入驻小微企业25家,扶持自主创业685人,带动就业2825人,每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超过5亿元。在大别山人力资源市场开设“人才服务窗口”,发放人才政策宣传册,办理人才政策需求。
抓好“政策落实”。分类统计各类人才在职情况、服务年限等信息,依据政策标准,及时兑现人才引进、生活补贴等各类人才奖补政策,累计兑付补贴资金超过5000万元。
大别山人力资源市场“人才服务”窗口
坚持待遇留人破解待遇贡献不对称的问题
保障人才待遇水平。深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健全以合同制为核心的人事管理制度,推动构建岗位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的薪酬管理体系。指导、督促民营企业规范实行合同制,合理确定员工薪酬待遇。鼓励企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制、项目工资制。2025年,审批企业特殊工时申请11份、集体合同申请15份。依托麻城亲清云平台及麻城科经微信公众号,宣传解读《麻城市支持新型工业化发展若干措施》,发放高层次人才奖补资金139万元,兑付科技创新奖励1819万元。组织科技副总、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深入基层开展科技服务,做好工作调度和考核评估。加强合同履约监督,保障人才待遇水平。
提高人才待遇标准。定期开展技能鉴定和职称评审,服务相关人员评聘更高职务,争取更高待遇。严格执行乡村教师、乡村医生及其他基层人才职称评审倾斜政策。每年开展技能人才评价近千人,累计认定高技能人才1151人。近三年,3265名专业技术人才通过职称评审,345名乡村教师、农村基层医务人员通过“定向评价”取得高级职称。顶格设置七级以上专业技术岗位,落实岗位聘任和岗位待遇,共计设置七级以上专业技术岗位1730个、聘用1302人。今年上半年,完成教育系统新一轮岗位设置,4060名教师实现岗位晋级,人均年增资3194元。深入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从高设置绩效工资基准线,严格落实农村基层、特殊岗位津贴补贴。每年发放绩效工资5.75亿元,惠及1.2万余人。鼓励民营企业将员工待遇与企业收入挂钩,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提高人才待遇水平。
加大人才激励力度。鼓励高端人才及其团队投身麻城、扎根麻城创新创业,结合麻城主导产业、特色资源禀赋开展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制订实施《麻城市推进楚商回乡工作方案》,摸排楚商信息779人,开展240余场交流、考察活动,走访533人次。聘请天海防务总裁占金峰等担任“麻城市招商大使”,成功推动中部船舶(零部件)产业园、智能模块车研发制造等项目落户。对重大项目提出的政策需求,采取“一事一议”研究解决;对重大项目作出的突出贡献,采取“一事一议”给予奖补,每年落实奖补资金约500万元。
麻城民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职称评审
坚持服务留人破解服务供给不精准的问题
拓展项目服务功能。投入资金2.9亿元,建成麻城“青年社区”,完善社区配套设施,优化社区运营管理。加快推进工业“邻里中心”项目建设,持续完善项目配套设施。累计建成人才保障性住房1200余套,投入使用950余套,惠及2800余人。依托“青年社区”、工业“邻里中心”,开设青年驿站,开展“青年大讲堂”等系列活动,强化重大项目引才育才、聚才留才功能。
提升园区服务水平。针对开发区企业、人才反映的问题,协调职能部门会商提出解决方案,持续提升园区服务水平。依托工业“邻里中心”,由开发区管委会牵头,为周边企业及人才提供就业招聘、就医、子女入学、住房等一站式民生服务,点对点解决企业人才需求。新建5所公办学校,改扩建2所小学,缓解园区学位不足问题。从市幼儿园、实验二小等优质学校选派教师团队支援开发区学校,提升园区学校办学水平。开通3条企业公交专线,每30分钟一趟车次,覆盖立讯精密、昊鸿电气等20余家重点企业,有效缓解园区交通不便问题。常态化开展“文化进园区”活动,丰富企业人才文化娱乐生活。
建强人才服务链条。制订实施《麻城市攻坚突破“人才留住难”工作方案》,明确职能部门职责任务。定期召开人才工作联席会议,会商解决各类人才“引育留用”存在的突出问题。执行人才信息报送制度,列支人才工作专项经费1000万元,为引育留用各类人才强化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