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教育新视线】擦亮麻城教育品牌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二十八)

09-27 07:51  

“小小发明家”丁润珠获评“未来之星”称号

9月23日,2025年湖北“小小发明家”宣传展示暨知识产权创意展演活动公布30名(组)小小发明家“未来之星”名单。市第五初级中学七年级一班学生丁润珠获评“未来之星”称号,成为黄冈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参与者。

丁润珠创意设计作品名称为便携式多功能晴雨伞,它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随意更换伞的功能,调节伞的高度、大小和结构。

丁润珠介绍,她的设计思路来源于爸爸不论是刮风下雨,烈日暴晒都需要骑电动车往返工地上班,因此想设计出一款骑电动车的头盔式伞、直立劳动的背带式伞、弯腰劳动的背负式伞,既可以挡雨,也可以遮阳。

市第五初级中学将继续深化创新教育改革,进一步完善“平台—活动—指导—转化”的创新育人链条,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创新实践中成长,在创造探索中绽放光彩。(童芬)

市第七小学:城乡学子共享优质资源

近日,记者在市第七小学教联体的科普课堂上看到,老师讲授的《十万个为什么》正通过屏幕同步传输到木子店镇四个校区。城乡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共同完成课堂小任务,这种场景已成为市第七小学教联体教学的常态。

市第七小学的同步课堂系统采用1+N互动模式,实现主教室与多个互动教室的异地师生无障碍沟通。通过实时视频分享和语音连麦,不同班级之间开展实时竞争,有效调动多边课堂学习气氛,显著提高乡镇校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老师们通过网络教研系统集体备课平台,实时在屏幕文本和课件上进行批注修改,研讨资源自动上传形成个性化资源库,实现常态化在线教研,还可以通过网上阅卷系统,同步进行网络流水作业阅卷,计算机系统自动核分和统计分析,生成翔实的质量报告,为教学指导提供科学依据。

近年来,教联体已开展多次学段、学科质量监测分析,收集各校区学科报告和曲线图,以评促教、以评促改,催生共建互学、竞争上进的教联体价值。(丁龙)

市实验二小黄市校区:把课堂“搬”进地质馆 让知识“活”起来

9月25日,市实验二小黄市校区的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大别山地质科普教育基地,通过观察珍贵的地质标本、聆听地球演化故事,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自然科学的魅力。老师指着展柜里的标本耐心讲解,还引导学生对比课本里的知识,让书本与科学实物形成呼应。孩子们眼里满是藏不住的好奇与喜悦。原本在课堂上枯燥的知识,在与标本的“零距离接触”中,变成生动有趣的探索之旅。

市实验二小支教老师赵小芳说:“这座地质馆就像我们打开了自然课本,每块标本都在闪光。作为一名支教教师,我想把这份‘触摸亿年时光’的震撼带回课堂,让学生读懂自然的神奇。”

“今天的参观之旅让我大开眼界,原来我们脚下的土地藏着这么多神奇的奥秘和久远的故事,走进地质博物馆,像穿越了亿万年,简直太酷了。” 学生李洪磊告诉记者。(丁龙 雷彬羚)

市第十一小学:课内探究求真知  课外实践育素养

“湖北省科学调查实践活动优秀学校”市第十一小学积极创新科学教育模式,通过“课堂深入探究+课外拓展实践”的双轨并行策略,有效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显著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与实践能力。

在科学课《种子发芽》课堂上,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整经历从小组分工、提出实验猜测到制定详细研究计划的全过程。他们将课堂所学的科学方法延伸至课外,在家中亲手进行绿豆种子发芽实验,持续观察并验证不同因素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实现探究学习的连续性和自主性。

在学习《自然资源》单元时,同学们围绕“节水在身边”“节约纸张,从我做起”等课题,深入家庭和社区开展调研,通过收集数据、分析现象,最终形成十余份内容翔实的调查报告,不仅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在他们心中埋下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种子。(丁龙)

“童心绘梦”庆双节 

9月26日,“庆国庆 迎中秋‘奇妙之旅’麻城儿童画展”在市美术馆开展。

本次画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从广袤宇宙的星际探索到神秘森林的奇幻冒险,从古老传说的奇妙场景到现代都市的温馨瞬间——少年儿童以画笔为媒,精心描绘出他们眼中的奇妙世界,充分展现了纯真的视角与蓬勃的创造力,展览将持续至11月20号。

此次儿童画展是落实全民艺术普及,将文化馆打造成为人民终身美育学校的具体实践。国庆中秋期间,文化馆免费向公众开放,欢迎全市家长和小朋友们前来观展。(毕静)

市第三幼儿园新教师晒“亮相课”

9月22日至24日,市第三幼儿园以“以评促教、以研促成长”为主题,采用 “课堂展示+集中评议”相结合的形式,组织17名新进教师开展“亮相课”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推动幼儿园整体保教质量提升。

新教师结合自身专长,严格依据《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精心设计集体教学活动。教师们以幼儿兴趣与需求为核心,充分尊重幼儿自主性,通过创设趣味教学情境、设计互动游戏环节,引导幼儿借助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积累经验,培养良好学习品质,呈现出多节内容丰富、形式生动的教学课例。(毕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