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民政工作,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系着民心温度,是社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为切实传递党的温暖,精准服务人民群众,市民政局携手市融媒体中心推出【民政之声·情暖麻城】专栏。专栏将紧扣社会关切,围绕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社会组织、公益慈善、婚姻登记、殡葬服务等民政职能,努力搭建一个集政策宣传、信息公开、服务便民、交流互动于一体的民生服务新平台,诚邀您持续关注!


创新“物质+服务”救助路径 住院护理保险为特困群体筑牢健康屏障
——麻城市以社会救助综合服务新模式优化营商环境纪实
“服务救助” 暖民心
精准直达解民忧
“以前住院最怕没人照料,现在有了住院护理保险,不仅能请人照顾,理赔款到账也快,党和政府的政策让我们心里特别踏实!”刚从镇卫生院出院的71岁特困人员刘某,拿着到账的住院护理保险理赔金,向走访的工作人员连连道谢。2025年7月16日,刘某因高血压、心绞痛突发,在镇卫生院办理住院,10天的治疗期间产生1000元护理费用。考虑到刘某的特困身份与实际需求,乡镇民政办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协助其整理理赔材料,并于8月5日提交申请。保险机构依托与政府搭建的高效协作流程,快速完成资料审核与赔付核定,仅用7个工作日便将800元理赔金足额发放至刘某账户,让“服务救助”的温暖精准直达群众身边。这一案例,是麻城市创新社会救助综合服务新模式、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生动实践,更是构建“物质+服务+发展”三维救助路径中“服务救助”的典型缩影。
从“给钱”到“服务”
构建三维救助新路径

近年来,麻城市致力于打破传统救助中“重物质、轻服务”的单一模式,创新构建“物质+服务+发展”三维救助路径:在“物质救助”保障基本生活的基础上,通过“服务救助”补齐照料服务短板。此次住院护理保险的持续推进,正是“服务救助”的核心体现——通过政府购买专业保险服务,将分散的照料需求整合为标准化保障,既降低了特困人员的护理成本,又通过引入优质保险机构参与公共服务,形成“政府监管、机构履约、群众受益”的良性循环,为优化营商环境中的“公共服务供给”环节注入新活力。
政企协同聚合力
织密特困保障安全网

麻城市委、市政府聚焦特困群体“住院照料难、护理费用愁”的急难愁盼问题,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积极探索社会救助服务升级路径。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意见》等政策文件,通过政府公开招标的方式,择优选择网点覆盖广、履约能力强、理赔效率高的保险机构合作,将住院护理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畴,为全市特困供养对象量身定制住院护理保险,从制度层面破解特困人员住院期间“无人照料、费用难担”的困境。
双覆盖零折扣
政策红利精准兑现

随着政策的持续推进,该保险的保障效能不断提升:保险中标金额连年稳步增长,彰显出政策支持力度的持续加大;赔付率始终保持100%,符合条件的特困人员申请理赔均能获得及时保障,政策落地“零折扣”。截至目前,为特困人员购买的住院护理保险已实现23个乡镇(区、园、场)、街道办事处的政策宣讲全覆盖与特困群体保障全覆盖,累计为5000余名住院的特困人员提供护理费用赔付,赔付金额达1000万,极大保障了特殊困难群体切身利益,解决了他们的“心头事”。
优化服务提效能
以民生温度提升营商美誉

下一步,麻城市将继续以“社会救助综合服务新模式”为牵引,深化“物质+服务+发展”三维救助路径探索,进一步优化政府购买服务流程、提升保险理赔效率,让“服务救助”覆盖更广、效能更强,切实以救助服务的“温度”,提升营商环境的“美誉度”,为特困群体的健康生活与全市民生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陈雨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