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湾的暖秋——一个老旧小区的“幸福再造”样本​

10-24 09:12  


宋家湾的暖秋——一个老旧小区的“幸福再造”样本


初秋的暖阳,轻柔地洒在鼓楼街道朝圣门社区宋家湾新区。沥青路面干净平整,停车位规范划一,楼体墙面粉刷一新。巷子口,老人们围坐在一起“咵天”下棋,孩子们追逐嬉戏,清脆的笑声在小区里回荡。


图片

(宋家湾新区改造前)


图片

(宋家湾新区改造后)


这幅和谐宜居的景象,很难让人联想到几年前这里曾是居民们口中“脏乱差”的“三无小区”。这场由内而外、从硬件到软件的“幸福蝶变”,是如何发生的?10月上旬,记者走进宋家湾新区,探寻其民生改善的脉络与路径。


“忧居”到“优居”的硬件涅槃


“一下雨,水就漫到家里,真是苦不堪言。邻居们都不敢从我家门口过。”家门口那条曾经的臭水沟是40年老住户李向东最大的心病。“现在好了,学生娃娃们上学放学都打这儿过,晚上还能在门口乘凉。”看着如今干净整洁、花草点缀的路面,李向东感慨万千。 


图片


宋家湾新区建于1986年,曾是城区红极一时的第一批商品房。但随着时间推移,年久失修、产权复杂、乱搭乱建等问题接踵而至,使其逐渐沦为设施老化、环境恶劣、管理缺失的“三无小区”,出行难、积水内涝、停车乱象成为居民们的“急难愁盼”。


转机始于2020年。麻城市政府将宋家湾纳入老旧小区改造重点项目,投入3860万元,开启了一场“脱胎换骨”的改造。这并非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针对痛点的系统性重塑。


图片


“水”为先,改造雨水管2480米、污水管3480米,彻底根治了困扰居民多年的内涝和黑臭水体问题;畅“路”为要,硬化道路7000平方米,道路刷黑8900平方米,让居民出行从此“脚踏实地”;增“位”惠民,新增生态停车位104个,临时停车位14个,有效缓解了“停车拥挤杂乱”的窘境;补“绿”增美,绿化1000余平方米,大小盆景30余处,用盎然生机取代了曾经的杂乱;拆“违”还公,拆除违建5200平方米,腾出的空间新建了物业服务用房、社区用房350平方米以及公厕1座,公共空间得到极大拓展。系列扎实的硬件升级,为宋家湾的“新生”打下了坚实基础,也让居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小区一跃成为周边县市争相观摩学习的“明星小区”。   


“养老”到“享老”的服务温度


硬件改造是骨架,贴心的服务才是社区的灵魂。宋家湾的改造,深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尤其关注“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将服务和资源精准延伸到居民“家门口”。


图片


88岁的熊中才老人独居在小院中,卧室里安装的“一键呼叫装置”是他的“定心丸”。“社区和子女都能收到信息”,宋家湾新区网格小组长汪秀芳解释这根连接着关爱与响应的“红线”。这项针对高龄、独居老人的应急措施,是社区“数字平安”的细微体现。


图片


“年纪大了,一个人不想做饭。”89岁的杨志武和曹桂华老人道出了许多老者的心声。社区开设的幸福食堂,一顿实惠可口的饭菜,不仅解决了吃饭难题,更成了社交场所,“甚至还有别的社区的人搭车来吃”。这里暖的是胃,更是心。


图片


宋家湾新区的5G工作站,是精心打造的“精神乐园”。65岁的周东红每天必来活动室打球,这里聚集了22名常驻成员,还组建了球队参加省级比赛,运动为他们带来了健康与快乐。宋家湾新区居民宁锦华和来自周边乡镇的32名戏友,每周三次在此学习黄梅戏,年龄跨度从5072岁。汪秀芳在调解事务减少后,带领姐妹们在此开展非遗钩针编织,她们的作品吸引了众多游客购买,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图片


图片


宋家湾新区还通过建设邻里中心,集成爱心义剪、慈善超市、日间照料、儿童托幼等功能,成功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实现了从“养老”到“享老”的跨越,营造了全龄友好的社区环境。


“管理”到“治理”的善治密码


宋家湾新区的蜕变,离不开有效的基层治理模式。鼓楼街道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强化小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三级联动”,形成了治理合力。


图片


如今,宋家湾新区实现警网联勤和物业合署办公,搭建视频监控智慧平台,提升了平安建设水平,真正实现了“安民”。“先锋驿站”“便民易站”等功能室常态化开展便民服务、助残帮困、民主议事、矛盾调解,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热情。


新挂的文化墙见证着社区的历史与新生,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75岁的鲁尽礼站在文化墙前情不自禁:“想不到老了还过上这么好的日子!”


这种“共建共享”的模式,让居民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2022年,宋家湾片区获评住建部“我为群众办实事”示范小区,其治理经验具有重要的样本意义。


一条花香路,一方邻里食堂,一处巧手空间——宋家湾的点滴改变,汇聚成民生实事最温暖的模样。如今,这一抹动人的春色正蔓延至麻城更多角落:18个老旧小区、106栋楼、5494户居民的生活空间,也正迎来一场温暖持续的焕新。宋家湾的春天,不再是一个社区的独美,而是整座城市的共生风景。(郭玲、甘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