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点建设书记(局长)访谈】⑧以审判工作现代化助力“支点建设”——访麻城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刘小成

07-24 09:12  



为全面展示麻城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在聚焦聚力项目会战,加快建设中心城市,推动支点建设中的担当作为,凝聚全市上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共识,激发广大干部奋勇争先的信心决心,营造比学赶超、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联合市融媒体中心开设【支点建设书记(局长)访谈】专栏,敬请关注!





图片

以审判工作现代化助力“支点建设”

——访麻城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刘小成


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在全市持续掀起“共抓项目、共建中心、共同为支点建设添彩”的热潮中,市人民法院如何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引擎,以高质量司法服务“支点建设”和市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麻城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刘小成将交上法院的优异答卷。 


图片


【主持人 吴与亭】刘院长您好!今年市委提出“建功支点、建成中心”这一战略以来,市人民法院如何将司法工作置于支点建设全局中谋划?


【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刘小成】服务“支点建设”和市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既是市人民法院的政治使命,也是职责所在。我们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强化支点意识,提出“12345”工作思路,以能力作风建设为抓手,聚焦审判执行主责主业,抬升标杆、鼓足干劲、奋发进取,切实做到“党中央、省委、市委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司法服务保障就跟进到哪里”,以高质量司法服务支点建设。


图片


【主持人 吴与亭】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司法力量的坚强保障。那么,市人民法院是如何护航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呢?


【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刘小成】人民法院作为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审判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高质量发展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加强府院联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积极服务“项目建设年”建设。今年前6个月,共审结各类涉企案件683件,审理企业破产重整案件49件,我院审理的一件公益诉讼案件入选“两高”典型案例。大力推进构建中小微企业快速重整与出清机制先行区创建工作,为经营困难企业提供一站式脱困服务。福田河法庭保护传统村落开发的案例,入选全省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优秀案例。


图片


我院作为黄冈市知识产权案件集中管辖法院之一,创新方式方法,不断加大对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力度,在麻城设立2个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形成以麻城为中心、覆盖多个县市的知识产权保护网络。


【主持人 吴与亭】今年以来,市人民法院工作已经连续2次获得最高人民法院的奖项,市人民法院是如何实现审判执行质效持续保持在黄冈市法院系统前列的?这其中有什么秘诀?


【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刘小成】审判执行是法院的主责主业,抓好审判执行工作是人民法院工作的第一要务。从三个方面抓好审判执行工作主责主业。一是抓好精细化管理。建立党组定期专题听取审判执行工作情况汇报制度,对审判执行工作“周调度”“月通报”“季分析”“年考核”,进行精细化管理,向管理要质效。


二是抓实改革创新工作。建立基层法庭“调立审执”一体化工作机制,持续开展“荆楚雷霆 2025·黄冈攻坚专项执行行动。成立执行事务中心,克服地方保护开展交叉执行,探索“执前督促+和解”执行工作机制,通过公证被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不经诉讼直接进入执行程序。一起合同纠纷案件被黄冈中院评为十大涉执典型案例。


三是抓细多元解纷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1+N”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立“法院+综治中心+基层组织(工会)”联动机制,聘请51名“两代表一委员”参与矛盾纠纷化解,整合资源抓细多元解纷工作。木子店等8个基层法庭收案数下降。成立速裁团队,打造简案快审司法为民“快车道”。黄金桥法庭先后被评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


【主持人 吴与亭】市人民法院在提升干部素质方面有哪些好点子和好成效呢?


【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刘小成】我们紧扣“干部素质提升年”主题,以“四个一批”创建为抓手,全面加强“法润孝善”文化品牌建设。


图片


坚持党的领导,开展“法润孝善”大讲堂、“岗位练兵”等活动,实施“青蓝结对”行动,组建4个攻坚团队,成立4个运动兴趣小组,争取出一批“精品案件、出一批亮点经验、出一批研究成果、出一批优秀人才”。立案庭庭长丁学卫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人民法院立案信访诉服工作成绩突出个人。市人民法院将持续推进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努力打造一支过硬的法院队伍,为支点建设和“项目建设年”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