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之声·情暖麻城】麻城社区幸福食堂“暖心餐” 吃出“幸福味”

10-14 08:42  

图片
图片

【开栏语】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民政工作,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系着民心温度,是社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为切实传递党的温暖,精准服务人民群众,市民政局携手市融媒体中心推出【民政之声·情暖麻城】专栏。专栏将紧扣社会关切,围绕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社会组织、公益慈善、婚姻登记、殡葬服务等民政职能,努力搭建一个集政策宣传、信息公开、服务便民、交流互动于一体的民生服务新平台,诚邀您持续关注!

图片
图片

麻城社区幸福食堂“暖心餐” 吃出“幸福味”


“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新时代养老服务工作绘就温暖的底色。在麻城市,一幅“老有颐养”的幸福图景,正从一张餐桌、一碗热饭开始,悄然铺展。截至目前,市委、市政府科学规划、精准布局的37家幸福食堂(助餐点),已累计服务老年人61万人次,发放助餐补贴170.4万元,用一蔬一饭的温度,将“民生愿景”化为“幸福实景”


共建共享织密可持续助餐服务网


麻城市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公益服务”为引领,构建起多层次、可持续的助餐服务体系。通过市级统筹、镇域推进的发展路径,有效整合政府投入、社会资本与慈善力量,为“幸福食堂”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图片


图片


麻城幸福食堂坚持普惠原则,让老年人吃得实惠、吃得安心。同时实行梯度优惠,对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及特殊困难群体给予差异化补贴,特困供养对象、孤儿等群体可以免费就餐。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社工与志愿者组成的“爱心送餐队”主动上门,将热乎饭菜送到手中,真正实现“服务到家,温暖入心”。


数字赋能实现精准化补贴发放


科技赋能,让养老服务更智慧、更精准。依托黄冈养老服务平台,麻城60岁以上老年人通过人脸识别即可自动享受每日1至3元的助餐补贴。


图片


朝圣门社区幸福食堂店长郝超介绍:“民政局有一套系统,老人扫完码之后,系统会自动识别老人的年龄段以及相对应的补贴金额,非常精准,能让老年人切实享受国家政策的红利。”数字化手段不仅提升服务效率,更让养老关怀在精准中彰显温度。


暖心定制打造适老化营养膳食


麻城幸福食堂针对老年人的饮食特点,精心烹制少油少盐、软烂适口的营养餐品。除了注重营养搭配外,还创新推出小份菜、半份菜、无糖餐等多样化选择,“众口难调”变成“众口可调”。


图片


朝圣门社区幸福食堂店长郝超说“幸福食堂每天服务的人次有300人左右。我们针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免费的小菜和例汤。经过测算,每年为这些老年人提供免费菜品的资金大约有20万元。”


温情陪伴乐享晚年幸福“食”光


图片


每到中午时分,朝圣门社区幸福食堂内座无虚席,老人们聚在一起,共享午餐时光。81岁的张纪南老人笑着说:“年纪大了,不想做饭。幸福食堂吃饭很方便卫生条件相当好,饭菜品种多、花样多,在这里吃饭很实惠,我在这里吃了近三年。


曹桂华老人也感慨道:“年纪大了,一个人在家里不想做饭,我总在这里吃。好多别的社区的人也到这里来吃,甚至还有搭车来的。”


宋家湾新区居民杨志武表示“这里条件比较好,年纪大了,不愿意走太远,这里离家里近,服务态度也好,价格也优惠。


栾英兰是一位在麻城生活了51年的山东人,今年已经82岁了。


栾英兰说:“从孝善食堂开张到现在,我每天都在这里吃。享受民政系统补贴后,每餐饭才3—4块钱,价格可以,味道也很好。


图片


图片


在麻城农村幸福食堂同样传递着温暖宋埠镇李胜村通过广泛征集民意,新建120平方米食堂,可容纳80人就餐农村老人也享受到这份“舌尖上的温暖”。


一餐一饭系民生,一筷一勺总关情推进老年助餐服务规范化、可持续发展,市民政局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严格准入与退出机制,运营主体须证照齐全、信誉良好,并接入平台接受监管。对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或满意度不达标的,坚决予以退出行星级评定激励政策,将年度考核结果与"以奖代补"资金挂钩,形成良性激励机制,推动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助餐点水电气暖费用执行民用价格,切实降低运营成本


下一步,市民政局将着力培育专业化服务品牌,优化智慧助餐平台,加快构建更多覆盖城乡、方便可及的老年助餐服务,让更多老年人家门口安享幸福“食”光。(戴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