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麻城市城管执法局在市政府的精心谋划下,以“三场一桩一园”项目为抓手,通过盘活闲置地块,建设停车场、健身场、集贸市场、充电桩和口袋公园,系统破解“停车难、充电难、城市公园少”三大难题,让民生痛点变幸福支点。


夜幕降临,南湖街道聂家下细塆的口袋公园热闹起来。亲水平台、游步道绿植环绕,居民们散步、纳凉、聊天。这个占地26000平方米的“社区会客厅”,让昔日荒坡充满欢声笑语。


“以前带孩子玩要去好远,现在一出门就是公园,带孩子出来遛弯、乘凉都比较方便,这个公园环境也蛮好。”万家堰社区居民一边乘凉一边笑着对记者说。


孝感乡文化园西门北侧地块,曾是一处封闭的公园角落,如今变身为开放共享的休闲广场。167个崭新的停车位、20个快充桩,还有超过5000平方米的绿地,让这里成为集休憩、停车、充电、商业于一体的惠民新空间。
“现在停车很方便了,以前吃饭的时候很难停车,找不到停车位。现在的话,吃个饭顺便充个电,很节约时间。”市民陈晓对孝感乡文化园西门北侧停车场表示肯定。

为了系统解决民生难题,市政府协调市城管执法局联合城发集团、信安国融集团等单位组建工作专班,运用大数据摸排出83处潜力地块,科学编制建设规划,一次性布局停车位7489个、集贸市场11座、健身场22座、充电桩846个、口袋公园18座,总投资4.76亿元,分三期建设。目前,一期工程已有6处点位投入使用,431个停车位、65个充电桩和2个街头游园让群众抢先受益。

“以前找充电桩像‘开盲盒’,现在我们麻城点位越来越多,手机一查导航就过来,快充半小时搞定,方便又安心。”新能源车主李明山也对新建的充电桩连连称赞。

与此同时,全市还通过“能划尽划”新增和改造车位844个;推动28家临街单位开放972个错时共享车位;7座智慧停车场共2340个车位通过智能化管理实现高效利用;协调商贸集中区延长地下车库免费停放时间,最大限度方便市民停车。

据市城管执法局“三场一桩一园”项目负责人林有为介绍,该局通过专班运作,盘活城市边角地、闲置地,科学规划建设,系统性补齐城市功能短板。下一步,该局将全力破解土地、资金等瓶颈,确保年度目标顺利完成。同时,着力构建从规划、建设到管理、维护的全链条长效机制,持续改善民生,让城市更宜居、生活更便利。
小项目承载大民生。“三场一桩一园”的建设,不仅美化城市空间,更实实在在解决百姓身边的烦心事,让麻城市民的日常出行更顺畅,休闲生活更惬意,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程帆、郭玲)